海子的孤独与昌平的孤独
——以此文纪念海子去世20周年
邵敏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从那天起,他就始终被热闹包围着,与其生前之寂寞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今年海子逝世2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诗歌界都在说着海子,本来跟他八杆子打不着的,也纷纷加入与他有关的话题。我属于后者——跟诗人和诗都沾不上边,然而因为中国政法大学,因为昌平,我似乎又与海子联系在了一起。
海子是孤独的。海子在北大毕业后被分配至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1980年代的昌平仍是相当荒凉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十分贫乏。海子自杀后,诗人西川在整理海子的遗物时,发现海子的房间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收音机。物质的贫乏对于一位天才诗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怕的是缺少精神上的交流。那时的昌平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海子要与其他诗歌爱好者交流都要花上几个小时到他的母校北大参加各种诗会。海子《在昌平的孤独》中写道: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海子设置了“鱼筐”这一核心意象来传达生命的空虚孤独之感。多年以后,当我在政法大学求学时,一位与海子曾经相识的老师仍然在课堂上提起海子的寂寞与无奈:海子有一次到昌平的一家饭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诗歌,你能不能给我喝酒?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昌平亦是孤独的。昌平地处京郊,与市中心的繁华、喧闹保持着一种进退自如的空间距离。然而昌平的孤独不仅仅是因为这种空间距离,倘若你置身于长城烽火台或者明十三陵,你定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孤独。昌平的孤独与生俱来,是穿透了历史云烟,看破了红尘俗世之后的那份从容与淡定,是一种忙碌之后有时间翻开书卷的内敛与自省,是一种积淀的生活智慧。
曾经以为是昌平的孤独成就了海子的诗歌,成全了海子的疯狂,也是昌平的孤独加速了孤独的海子的自杀。然而随着在昌平生活的日子越来越久,随着对海子的深入了解,我觉得海子自戕的原因中其心灵的孤独超越了他所在的孤独。海子的孤独敏感而脆弱。在海子最温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里,海子内心深处的灵魂仍然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冷漠与固执。这种孤独注定了他与现实生活的隔阂,诗歌成了他唯一的避难所。当他带着无比纯净的童心投入诗歌的创作时,他得到了快乐和抒发,然而当他再次投向了强大的、迷宫一样的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海洋里时,他无法自由徜徉,本来的孤独无法排解,更加孤独,最终在离海最近的地方选择了永远孤独。
仔细品味海子的孤独与昌平的孤独,谁又能否认在内心的某个地方、在某个特定时候、或多或少都藏着深深的孤独呢?面对孤独,每个人的心中有不一样的风景。惠特曼是孤独的,但在孤独中他保持了一种博大的胸襟,为民主与自由歌唱了一生;狄金森也是孤独的,但她与大自然为伍,写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弗罗斯特一度也是孤独的,自称是“一个与忧伤打惯交道的人”,临死前却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下这样的话“他和世界发生过情人般的争吵”,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与笑对苦难的顽强意志。
面对孤独,你心中会有何种风景呢?活着,爱着,追求着,在孤独中体味吧,这才是厚重的生活。
附: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于2001年4月28日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