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清明节,随妻子回四川老家探亲,受邀在都江堰市一亲戚家小住两天,亲戚问我想去哪玩,介绍了周围景点,远点的有四姑娘山,周围近点的有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汶川映秀等“5.12”地震遗址等。时间较紧,一直仰慕的四姑娘山约好来年再见,第一天直奔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果然雄伟壮观。第二天,亲戚开车带我们前往映秀地震遗址。汶川县城位于都江堰市北60公里,映秀镇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北30公里,地震带贴着成都外沿从西南到东北,映秀、北川、汶川就是这个地震带上最为严重的三个受灾点了。
从都江堰前往映秀有两条路可以走,善解人意的亲戚兼导游选择了去的时候走高速,回的时候走县道,以更好地丰富经历。短暂的平顺行驶之后,道路开始颠簸起来,深沟上搭建的桥梁除了让人担心桥梁质量之外,尚无太多担忧,紧接而来的隧道却让我大吃一惊,长达十公里的隧道从一座名叫赵公山的大山穿过,山顶的渗水从紫坪铺隧道的每一个缝隙滴下,在地面上滴水穿石,在路面形成了巨大的坑洞,亲戚熟练地将车速降到40Km/h左右,尽力躲闪着地面的障碍,我不禁对走高速公路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当然,这个必要性在回程时被我完全肯定。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隧道,出了隧道,没有重见光明的喜悦,只有眼睛适应不了重见光明的刺痛。短暂恢复之后,看到了映秀镇的路牌出口,路面也恢复了正常。
走到高速出口,伸手要钱的除了高速公路收费员,还有一群群抱着黄色菊花、不顾安危趴在前机器盖的当地妇女,口中用川普喊着:“祭奠死者,十元一束”,这本是她们正常的谋生手段,可却让我突生一丝厌恶,伴随着亲戚打开车窗,一句标准的“走起嘛,本地人嘛”,妇女们鸟兽状散去,口中改为念叨着:“本地人耍什么耍嘛”,我哀叹,商业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每一寸土地,哪都不会幸免。从停车场顺着斜坡上的台阶上行,看到了灰黑色的“5.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墓碑,后面的山包上如蛇形蔓延盘绕山腰的黑色大理石石台上,以工作单位为单元,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性别和出生日期,亲戚告诉我,我们脚下的山被挖空了,下面都是遇难者的遗体,我放轻了脚步,看着一个个熟悉的汉字拼凑起来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名字,把一个个出生日期和2008年5月12日做减法,得出他们遇难时的年龄,心情也逐渐压抑起来。
看到有一位2008年4月23日出生的王姓小朋友的名字,他应该还没能感觉太多,如果地震晚来十天,或许他的父母会给他办上一席热热闹闹的满月酒,可现在,短短20天,没有来得及考虑吃进口还是国产奶粉,没来得及玩一件玩具,没有来得及背起小书包,这已经就是他一生的全部。走到映秀镇小学的石台前,周围有年轻的女游客开始啜泣,密密麻麻的名字延续了几十米,而大多学生的出生日期都在2000年以后,其中还夹杂着几位中年人的名字,我想,他们应该是老师,抛开很多杂念,我还是相信他们会在天灾的最后一刻,从讲台上冲到门口打开教室的门,大声的呼喊着学生们快速离开,只是,这一切来得太快。
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视野开阔了很多,映秀小镇夹在两座大山的中间,山谷里一条岷江的支流穿过,两侧的高山和南方湿润的天气,天空一直都是灰蒙蒙的。我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你就是一个游客,你没有亲朋好友在这长眠,你也没有经历这些恐惧,这一切与你个人无关,你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在近五年后的今天看到的定格在五年前的瞬间,不用这么压抑。”感觉心情略微好了一些,又陆续观看了邱光华机组、武警战士、中建工程等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和在次生灾害泥石流中牺牲的烈士纪念碑、地震博物馆以及映秀漩口中学遗址,就匆匆踏上了回程。
回程的路上,亲戚选择了县道,车子像陀螺一样围绕山体做着公转,沿着山路转上去,再沿着山路转下来,蜀道难,车身侧面一米处是几十米深的山沟,山体的裂缝、坍塌后废弃的桥梁、被推开到路边的滚落的巨石,地震的痕迹还是随处可见,我看着边开车边解说的亲戚,心生敬佩,也基本掐死了自驾回四川旅游的心,下了高速的这些路况远不是每天在八达岭高速和六环上飞奔甚欢、眼睛只盯着超速摄像头的我能应付的。
回家的路上,我握紧妻子的手告诉她,回去以后我要把今天写成文字固定下来,鼓励我们携手前行,因为一周后无论我们要面对几多繁重的工作、几万一平的房价或是几块一升的汽油,至少我们还是活蹦乱跳的生命,我们还能创造活蹦乱跳的生命,我们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