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伴着夕阳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地处郊外的防化学院空气略带沧清,站在食堂门口列队等候晚餐,思绪回到大一时候对未来大学生活的些许兴奋与迷茫,意外发现此时此刻的心情竟与之颇有相似。迈出校门的那一刻,意味着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不再是一个求学的孩子;进入法院大门的那瞬,意味着理想获得了实现的途径,我已经是一名法院工作者。
梦想的工作如期而至,让我这个求学多年的法学学子倍感欣慰并且兴奋不已,而突如其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使得我脑海中显示最多的成语是“不知所措”,就在这时,非常感激的是院里的培训和高院的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院里的预热培训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尽快转换角色,是不能胜任法院工作的,但具体如何进行角色转换,我默默地在心中画了个问号。因为心中一直留有疑问,所以我十分珍惜这次市高院精心筹备的集中培训,就这样,格外认真的我很快从培训内容里找到了答案,开心地启动了角色转换的进行时态。
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做起事来才会深得要领,因此完成角色转换要先从认识上改变。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司法为民”,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位群众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海淀法院优秀法官的调解经验告诉我,法官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法官更不应该是冷冰冰的,作为法院工作者我们应该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点为民着想,只有让人民感受到切实的关心,才能让司法工作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才能让司法公信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如果不能很好的将司法为民这一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则会出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小则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大则像《真水无香》影片中那样引发悲剧。作为一个在象牙塔里呆久了的大学生,我应该认识到审判实践不是学术论证,工作中的每一个举动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学院式的工作理念不可能实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
角色转换不光是认识层面的问题,更少不了的是行为上的严格规范。从迈出校门进入法院的那一刻起,我不再是一个没有标签的人。我既笼罩在国徽的光芒下无限荣耀,又身背着国徽的庄严万分沉重。我的一言一行不再仅仅代表自己,我的一举一动不再单单代表个人。如果说“对自己负责”是社会对每一个普通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对法院负责、对司法权威负责”则是社会对每一个法院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不给法院抹黑的人,难也不难,难在常年如一日的保持优秀,时刻绷紧神经不放纵自己,不难则是因为年复一年的严格要求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廉洁成为一种信仰,你会看不惯自己衣着的拖沓,你会不待见纸醉金迷的奢华,你更会远离物欲贪婪和自私。所以,从小事做起,坚持下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严格规范行为,做一名合格的法院工作者。
从学生的角色转换到法院工作者的角色,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进程走到了终点,相反站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可以学习的东西比以前更多样,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比以前更复杂。法律是一门实践的学科,法律的意义在于运用,法律知识虽然如金子般可贵,但实践经验更如钻石般贵重且经得起打磨。在法院真枪实弹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践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非常重要,我应该将“学知”与“实践”完美的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带活,让书本上的知识不再呆板,让课堂里的学术不再空洞,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发现自身对理论理解的误区和偏差,发现理论有待完善的漏洞和缺陷,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不断深入学术研究。
培训的最后一天,印象中天气好得想开运动会,晴空万里的蓝天如同我豁然开朗的思绪。再见了防化学院,再见了年轻的教官,再见了我的学生时代,再见了初来乍到的迷茫。我的角色转换进行时已经开启,期待完成时到来的那一天,期待我成为合格法院工作者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