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法官文学
为家庭教育提供法治引导
作者:牟文洁  发布时间:2022-03-10 14:56:21 打印 字号: | |

2022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九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这九起案例中有强奸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权、健康权、社会保障给付等民事、行政案件,还有家庭教育令等新型案件。其中,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引起网友讨论。

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树立起重视家庭教育的鲜明价值导向。

当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如何“依法带娃”,成为不少家长的关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现实中,个别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偏差:有的信奉“不打不成才”,有的漠视责任、疏于看管……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教育指导,无论对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有可能持续产生不良影响。正因此,将家庭教育纳入到法治轨道,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行好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有人可能会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束缚了家长的手脚。其实从立法意图、法律条文来看,该法并非想给出家庭教育的标准答案,而是重在发挥纠偏、指引和赋能的作用,帮助家长更好开展家庭教育。从明确“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等规定,到列举家庭教育应当开展的内容、应当合理运用的方法,再到对各级政府、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学校、社会团体等提出具体要求,法律为如何正确开展家庭教育搭起了框架。正如有专家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促进”二字,是对家庭教育自主性的顺应和尊重,体现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为家庭提供支持、协助。

家庭教育中,家长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孩子,同时也在和孩子共同成长。教什么、怎么教,对于家长而言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遇到困难和问题,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家长可以从相关单位获取相应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落实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当于开了一堂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公开课。除了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也能促使他们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把教育重心调整到如何更好地立德树人上。  

近年来,最高法院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将特殊、优先保护和双向、综合保护的政策精神贯彻到各个审判领域,强化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王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