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
昌平法院召开“微芒成炬·功不唐捐”精品案例培育推进会
作者:齐楠  发布时间:2023-08-28 11:53:23 打印 字号: | |

    为贯彻落实“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定更高标准、建更强队伍、创更好业绩”的战略目标和“抓业务学习、抓能力提升、抓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切实发挥优秀案例在统一裁判标准、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作用,8月25日下午,昌平法院隆重召开“微芒成炬·功不唐捐”精品案例培育推进会。

    昌平区委常委王红敏,市人大代表陈景善、马尚俊,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孙保军,市高院审管办副主任刘白露,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市高院民二庭法官陶志蓉,中国政法大学元轶教授、孙海波副教授,人民陪审员李松岩,区政协常委李新亮,区政协委员姚东辉出席会议。昌平法院全体干警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展现精品案例培育工作的短片。随后,昌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瑞生上台致辞,并分享了该院在精品案例培育上的所思、所为、所谋。

    一是从初心出发,明晰案例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打造精品案例品牌,弘扬法治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公信,护航平安昌平、护航“四区”建设。二是以匠心落实,筑牢案例工作的发展根基。建立“昌法优秀案例”培育机制,开展“三优一案”展评,秉持工匠精神,从基础抓起,“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努力打造昌平法院精品案例品牌。三是持恒心奋进,营造追求精品案例的法院文化。强化审判监督管理,强化能动司法理念,强化精品意识,将法律专业判断与民众朴素认知相融合,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队伍。

第一篇章:汇聚·星火燎原

    历经四个月,昌平法院顺利完成了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昌法优秀案例”“昌法年度大要案”首届“三优一案”展评活动。行政庭等4个部门获优秀组织奖,28名法官获相关奖项。领导嘉宾分别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随后,“三优一案”获奖代表王筠韬、张焱、李旭、双玉娥发表感言。他们谈到,此次获奖是荣誉更是责任,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将进一步强化精品案例培育意识,提升理论和业务水平,确保案件办理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市人大代表陈景善作为评审工作特邀专家代表发言。她表示,通过参与评审,充分感受到昌平法院高度重视案例培育工作,法官队伍具有出色的审判业务能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化解众多矛盾纠纷中,彰显新时代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篇章:启航·百川归海

    昌平法院在全市法院率先引进智能类案检索系统,全新搭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案例库和昌平法院专题案例库。其中,专题案例库包括昌法年度大要案、昌法优秀案例、昌法案例三大子类别,利用类案智能推送、知识图谱检索、OCR检索等功能,为法官办案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类案检索服务。

    伴随现场倒计时,区委常委王红敏、周瑞生院长、马尚俊代表、元轶教授、刘白露副主任、区政协常委李新亮集体启动“昌法优秀案例库”,宣示了昌平法院精品案例培育新征程的全面启航。

第三篇章:见证·春华秋实

    昌平法院历时八个月打造的“昌法五年”系列图书的案例集和论文集顺利出版,分别收录该院68篇优秀案例和43篇优秀论文。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宝武,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之学、潘幼亭、曹松清,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梁志勇上台为作者代表赠书。

    最后,区委常委王红敏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区法院在提升干警“谋划、统筹、专业、执行”四种能力上取得新发展,稳步推进“提能力、优作风、促发展、创一流”工作,在审执工作、司法改革、市域治理、服务辖区重点工作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他提出了四点希望。

    一是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着力点,努力确保法院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以服务大局为着力点,努力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是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四是以能力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责任编辑:王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