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论坛 > 案例评析
江河之上:以制度创新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硬实力”
作者:梁伟伟  发布时间:2024-04-08 10:08:12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我国环资审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年耕耘,久久为功,美丽中国,司法前行,每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背后,都是精彩纷呈的法治故事。

近日,国内首部聚焦环保司法题材电视剧《江河之上》正在热播,剧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生动实践和制度成果。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锻造环境资源审判司法利剑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绿水青山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法治防线。电视剧里,针对江石化工厂污染一案,罗远、耿念说服其他法官,在环境污染案件中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就是该制度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缩影。

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民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管辖法院、证据、生态修复费用等。

人民法院不断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力度,审结了江苏泰州“天价”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盗割“古楠木王”环境公益诉讼案、全国首例洋垃圾环境公益诉讼案等,充分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依法惩治环境资源犯罪,又积极引导行为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避免一判了之、一罚了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升级司法审判模式,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

环资审判往往涉及面广、情形复杂,《江河之上》的故事讲述,令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环保司法改革的不懈探索,也见证了这种努力背后司法人的付出与艰辛。剧中,曲和平向罗远、耿念提出建立一个环境保护审判庭,在共同努力下,七星县法院作为试点,成立了首个环境保护审判庭。

对照现实来看,人民法院统一司法裁判标准,着力探索环境司法专门化,自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起,现全国范围内,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组织如雨后春笋,如今已达2800多个,我国成为环境资源专业审判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完善审判组织体系是推动环资审判专业化的重要抓手。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积极探索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改革,在成功试行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二合一”归口的基础上,于2021年12月完成“三合一”归口,促进刑事追诉、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协同融合。此外,加强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强化跨区域司法协作,提升环资案件审判质效,对环境资源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和综合性的立体司法保护,更好呵护蓝天碧水净土。

 

创新恢复性司法,汇聚保护生态环境更大合力

在生态园一案中,罗远闲聊中突生灵感,提出异地补种的方案,即让园区换一个地方进行异地补种,这样区域内生态总容量不变,也满足原告要求,最终获得环保联合会的认可。

传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多以惩罚性赔偿为主,针对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或者无法完全修复的情况再多惩罚性赔偿也于事无补。实践中,各地司法机关面对上述情况不断总结生态保护成果,创新生态修复方式,通过积极要求违法者以增殖放流、绿化养护、异地补植等方式,以更加灵活方式恢复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破坏者”变成生态环境“建设者”,既达到有效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又达到生态环境修复的双重目的。

比如,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双G双值”共生机制,统筹采用司法手段,推动落实GEP和GDP交换补偿机制。在一起破坏环境资源案件中,依法判决涉案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直接责任人员等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等犯罪,同时判决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公司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及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后续执行中,成功追缴的费用优先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当地还建成了“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基地”。

 

山水之间,法徽闪耀;涓涓流水,汇为汪洋。新征程上,人民法院将继续守护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以司法手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环境治理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


 
责任编辑:林小平